“父母呼,應勿緩,父母命,行勿懶……”每天早上7點半以后,清晰、稚嫩的誦讀聲總會在市二小的操場上準時響起,這是該校做早操的學生們在齊聲誦讀《弟子規(guī)》;在同一時間,抑揚頓挫、韻味十足的誦讀聲也會在龍川縣培英學校的教室里傳出。
市二小、龍川縣培英學校誦讀《弟子規(guī)》活動,是我市中小學校開展國學教育的一個縮影。目前,在我市中小學校,一場以儒家思想為主的“國學熱”正在悄然興起。國學教育實踐活動以不同的形式在各中小學進行著:5月17日,源城區(qū)光明學校學前班至小學五年級的800多名學生集中誦讀了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論語》等中華經(jīng)典書籍;4月19日,河源市首個“省級國學推廣實踐基地”落戶源城區(qū)文昌中學……在光明書店,《論語》、《唐詩三百首》等國學經(jīng)典書籍很熱銷。
典型
一所學校的“經(jīng)典誦讀熱”
走進源城區(qū)光明學校的教學樓,到處可見有關(guān)“國學”的內(nèi)容,每棟樓的過道、走廊里張貼著《論語》、《弟子規(guī)》等國學經(jīng)典語句,以及孔子、老子等人的頭像,還有學生創(chuàng)作的書法、美術(shù)作品等。校園中的宣傳欄、墻壁上,最醒目的還是有關(guān)國學的經(jīng)典語句、《弟子規(guī)》等文篇選段、人物頭像、國學讀后感等內(nèi)容。
“‘經(jīng)典誦讀’在學校里有多熱不敢說,但我們堅持了下來。”光明學校副校長繆貴昌說,2010年9月,該校把國學帶進了校園、引進了課堂,配備專職國學老師、開設(shè)國學課、固定國學教材,“國學教育已在學校形成了濃厚的氛圍”。
據(jù)了解,在開展教學中,該校為小學、初中部每個班級每周開設(shè)了兩節(jié)國學課,由專職國學教師擔任主要教學工作,班主任輔助教學。教材也分年級選用了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論語》等。為了配合課堂教學,該校還定期舉辦各種誦讀比賽、經(jīng)典征文比賽、文明禮儀評比等活動,滲透國學教育。
繆貴昌說,該校決定把國學教育一直堅持下去,形成學校的特色教學。(李耀君教授《弟子規(guī)》道德教育報告全國預約熱線:010-5190 0526;5143 8660. 短信158 1010 2998 )
趨勢
引國學進課堂
不僅在光明學校,目前我市許多中小學校已將國學教育引入了課堂,通過各種形式推進國學教育的開展。
在源城區(qū)文昌中學,學生們下課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設(shè)在教學樓的“國學長廊”。學生們可以在這里看到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經(jīng)典故事,不同國學主題的黑板報,國學經(jīng)典語句,書法作品等。每周二、周四下午最后一節(jié)課,學校還分別安排兩個班的學生到學校的“國學講堂”聽國學講座。該校還編輯了國學校本教材。
在市二小,單周周一、雙周周五下午會有一節(jié)國學課。課上,語文老師會專門講解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論語》等國學課程,引導學生理解、背誦。每天早操時間,學生會在操場上集體誦讀《弟子規(guī)》等。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,該校還定期舉辦國學誦讀比賽、中華經(jīng)典詩詞默寫比賽、書法比賽;每周,學生還要寫讀書筆記,并參加評比。
從2009年秋開始,龍川縣在全縣教育系統(tǒng)開展了《弟子規(guī)》主題教育活動,各校根據(jù)實際情況,成立了學《弟子規(guī)》“基地”。學生在誦讀《弟子規(guī)》的同時,要寫讀后感、練書法、參加演講比賽、聽講座、唱感恩歌曲等。龍川縣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領(lǐng)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刁國強說,該縣擬通過“讀起來、背起來、唱起來、做起來、講起來”,讓《弟子規(guī)》在校園里“熱”起來。
在開展誦讀過程中,該縣許多學校還根據(jù)自身實際開展了諸多特色活動:實驗小學開展了“十大孝子孝女”評選;老隆二小把《弟子規(guī)》編入課程表;培英學校開展了百名學習踐行《弟子規(guī)》積極分子評選,還把《弟子規(guī)》推向每個學生的家庭,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學《弟子規(guī)》。
除中小學開展國學教育外,部分幼兒園也如此。源城區(qū)金搖籃國學幼兒園是我市較早開展國學教育的幼兒園,該校從小班開始,就依次為學生選擇了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、《大學》3本教材,孩子幼兒園畢業(yè)時就學完這3本教材。
教學
調(diào)動學生興趣 先理解后背誦
記者了解到,目前我市各中小學開展國學教育的方法不盡相同:有的開展國學經(jīng)典誦讀,有的舉辦國學主題班會,還有的在語文課、美術(shù)課、體育課內(nèi)滲透國學教育。但大部分學校都把國學經(jīng)典誦讀作為開展國學教育的主要方式。
中小學生學習“興趣是第一位的”,很多學校在引導學生背誦時注意到教學方法的趣味性。光明學校專職國學教師鄒志偉說,傳統(tǒng)文化語言精練、深奧,如果僅僅教原文,讓孩子死記硬背,現(xiàn)在的學生難以接受。教師會借助多媒體,采用音、畫、文三位一體的形態(tài),運用文字、漫畫、圖片、音樂、故事,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教學中理解國學知識,然后再背誦。
鄒志偉說,經(jīng)典讀物一般形式整齊,隔句押韻,瑯瑯上口,更重要的是通過誦讀有所感悟,學生自然很樂意學。教學中,學生們還自編自演了小品、小情景劇等來理解和學習國學經(jīng)典。
此外,我市很多學校還將國學教育融入到各項活動之中,定期開展 “古詩詞比拼”、“詩文圖展”、國學手抄報評比、國學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。市二小副校長賴國勇認為,雖然學生不能深刻理解經(jīng)典的文學意蘊,但他們會在濃郁的國學氛圍中耳濡目染,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啟發(fā)。
教材
《弟子規(guī)》成重點學習內(nèi)容
國學涵蓋的內(nèi)容豐富而多元,學生需誦讀哪些經(jīng)典呢?據(jù)了解,目前全市還沒有統(tǒng)一的國學教材,各中小學校根據(jù)各自實際來選擇。不過,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等國學啟蒙經(jīng)典使用最多。
記者了解到,在各校的國學書單中,光明學校書目算是比較多的。該校選用的是“育靈童國學經(jīng)典教材”,共12冊,既有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等蒙學經(jīng)典,也有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等諸子典籍,還有《史記》、《資治通鑒》等歷史文集。
在市二小,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、《論語》是該校的固定國學教材。6年時間,學生循環(huán)把這3本書學完。賴國勇說,該校還將重點放在了唐詩宋詞上,讓學生通過背誦、創(chuàng)編、默寫、詩歌賽,感悟古典詩詞的魅力。
不過,相對其他國學教材,《弟子規(guī)》是大多數(shù)開展國學教育的學校的必修內(nèi)容。在龍川縣,絕大多數(shù)中小學校都是圍繞“學習《弟子規(guī)》,構(gòu)建和諧校園”來開展國學教育。各校的國學教育活動也是把《弟子規(guī)》作為重要內(nèi)容來學。龍川縣培英學校語文教師鐘燕華說,背誦《弟子規(guī)》可以說是每個學生的一門“絕活”,學生幾乎都能通篇背誦出來。里面的精華語句,常常被學生不經(jīng)意間引用到作文中,增添不少文采。
《弟子規(guī)》為何如此受寵?刁國強認為,《弟子規(guī)》是中國傳統(tǒng)教育的啟蒙經(jīng)典,集我國傳統(tǒng)家訓、家規(guī)、家教之大成,對培養(yǎng)學生孝親尊師、文明禮儀、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師資
專職教師少,多為語文教師兼
中小學校大面積試水國學教育,那么國學老師從何而來呢?記者了解到,由于多數(shù)學校在起步階段,因而以語文老師兼職為主,有的還讓班主任來教學。
作為光明學校的專職國學教師,鄒志偉說,只有教師會讀、理解得深,學生們才能從教師那兒得到良好熏陶。任課教師本人也應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(tài)度,自覺進行學習,提高自己的國學知識功底。
為了提高教師的國學知識功底,許多學校想了很多辦法,如教師之間定期交流研討、聘請國學專家為教師“補課”等。在采訪中,許多學校表示,今后將采取“輸出”機制,派出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取經(jīng),建立一支國學教育師資隊伍。
據(jù)了解,龍川縣自開展《弟子規(guī)》誦讀活動以來,先后派出近500名骨干教師前往南京、唐山、深圳、汕頭等地學習。
影響
過去爺爺提書包 現(xiàn)孩子自己背
學國學經(jīng)典,孩子們有哪些變化?市二小班主任、語文教師柯于蓮認為,如果學生天天能在一種國學氛圍中學習,他們在禮儀、禮貌方面會有明顯進步。
市民何志輝對孩子的變化很有感觸。他說,包括親戚的3個孩子“讀經(jīng)(典)”后,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會主動去打掃衛(wèi)生、刷碗,“還經(jīng)常幫奶奶捶背呢”。何志輝說,對孩子進行國學教育,家長也有責任,要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做個榜樣。比如你讓孩子講“孝”,家長就要帶好頭,孝順自己的父母。
經(jīng)常接孫子的市民王昌斌說,以前孫子放學后把書包扔給他,現(xiàn)在是孫子自己背在肩上。
文昌中學校長吳平表示,國學學習的最大特點是“潤物細無聲”的長期積累。雖然立竿見影難,但讓學生開心地學,有興趣地讀,多多接觸,就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(zhì),對他們的一生產(chǎn)生深遠的影響。
■一家之言
吳木:國學不僅僅是誦讀《論語》《三字經(jīng)》
近年來,“國學熱”在全國不斷升溫。那么,如何對中小學生開展國學教育?哪些經(jīng)典適合閱讀?日前,記者采訪了原河源師范學校副校長、世界中文作協(xié)會員、中國詩歌學會會員、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吳木。
吳木認為,在中小學開展國學教育很必要,也很重要。他說,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(tǒng)文化中,大部分都是非常優(yōu)秀的,在世界上也很有影響力。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,應該懂得自己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當今,許多少年兒童說著流利的外語、吃著肯德基、看著奧特曼,卻不知老子、莊子為何許人,看不懂簡單的文言文。所以,國學教育需要從孩子抓起,從學生入手,讓他們誦讀中華經(jīng)典,更多地吸收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精華。
吳木認為,國學教材要根據(jù)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,循序漸進地選擇。在幼兒園、小學低年級階段,可以選擇一些啟蒙教材;小學高年級、初中階段,一些蘊含豐富人生智慧和哲理的教材是比較合適的。學校在選擇教材時,最好從國家教育部門推薦的標準國學教材中選擇。
吳木也認為,對于傳統(tǒng)文化中一些不符合當今時代發(fā)展的內(nèi)容,應該有所選擇,不能僵化地灌輸給孩子。老師在傳授過程中,要有意識地去引導。
吳木認為, “熟讀成誦”是國學經(jīng)典誦讀課程的基本要求,要利用孩子記憶力強的特點,讓他們多背誦一些,然后再讓他們慢慢體會。背誦也不能厚古薄今,可加入現(xiàn)代的詩歌、散文名篇。
吳木說,其實,國學學習不僅僅是誦讀《論語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,其他文化藝術(shù)如古典詩詞、書法、棋藝等都可列入國學教育范疇。讀經(jīng)只是國學學習的一種載體,還應將國學與學校的德育教育結(jié)合起來。國學更大的意義應該是滲透進學生生活的細節(jié)中,貫穿在做人的道理中。知行統(tǒng)一,不能坐而論道。
■延伸閱讀
山東禁學校全文薦讀《三字經(jīng)》《弟子規(guī)》
據(jù)《中國教育報》2011年1月1日頭版相關(guān)報道和新華社2011年1月5日“新華調(diào)查”報道 “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《弟子規(guī)》、《三字經(jīng)》、《神童詩》等內(nèi)容”。2010年12月28日,山東省教育廳向全省中小學下發(fā)的一紙禁令引發(fā)爭議,一時眾說紛紜。有關(guān)專家表示,當前轟轟烈烈的中小學生“讀經(jīng)熱”有盲目跟風和利益驅(qū)動的弊端,應該加以規(guī)范和引導。同時,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不能斷章取義,營造“世外桃源”,而是要積極引導孩子形成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。
相關(guān)導讀:
山西省文史館員與學者考察《弟子規(guī)》修訂者故里引學界高度關(guān)注
http://eusycee.cn/html/thkszjy/2012/0704/9264.html
翟耀文:尋訪《弟子規(guī)》清代修訂者賈存仁故里即興感賦
http://eusycee.cn/html/thkszjy/2012/0701/9249.html
《弟子規(guī)》清代修訂者賈存仁墓志銘出土浮山
http://eusycee.cn/html/thkszjy/2012/0701/9246.html
李耀君參觀《弟子規(guī)》原作李毓秀故居
http://eusycee.cn/html/thkszjy/2010/0529/5043.html
《人之規(guī)》——現(xiàn)代修訂版《弟子規(guī)》
http://eusycee.cn/html/thkszjy/2009/0501/8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