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女孩感動貴州“月亮山” 5年里,她和其他13名義工籌款百萬,資助了貴州從江縣600多名學生
呂雯斐和貴州孩子在一起。
她坐在記者斜對面,黑色外套、不化妝、有點靦腆,就是一普通的80后女孩。
她打開PPT,播放貴州從江縣那些孩子的照片,講述5年來為孩子們所做的種種努力,以及她為之驕傲的“溫暖1+1助學組”。
她的神情平靜聲音堅定,照片上孩子們破舊的校舍、殘缺的球鞋觸動著記者心中最柔軟的部分。
她叫呂雯斐,浙江省科協(xié)科技咨詢中心的一名員工、共產(chǎn)黨員。
2005年9月,在同事推薦下,剛工作沒多久的呂雯斐看了一個網(wǎng)帖《來自大山的呼喚》。這是一篇浙大學生的暑假支教記錄,地點就是貴州省從江縣雍里鄉(xiāng)3個村落,這名大學生想借助網(wǎng)絡為82名孩子找到資助者。
“看完后,我被深深感動了。”呂雯斐雖然也出生在諸暨農(nóng)村,但是貴州孩子的生存狀況,還是深深震動著她。她聯(lián)系了作者,一開始的想法是資助其中一名小學生,可沒想到,一做就是5年,并成為助學組里的骨干。
“在別人看來,堅持5年可能是一件比較難做到的事情??僧斈阌H身去做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你的一點點幫助,很可能給別人帶來命運的轉(zhuǎn)機。如果你停下一步,一些小朋友可能因此輟學。”一種使命感,讓呂雯斐無法停下助學。
呂雯斐一共去了貴州3次:2006年、2009年和今年10月份。每次去都要坐幾十個小時的火車先到貴州凱里,然后包車走10個小時的盤山公路,才能到達從江縣。“那是真正蜿蜒扭曲的山路,就沒有超過150米的直路”,呂雯斐這樣形容。
“大部分村校的教學樓既小又破。好一點的完小有宿舍,但冬天只鋪著席子;沒有廚房,地上挖個坑就算灶頭,老師輪流煮點飯菜,學生們就把操場當臨時食堂。”呂雯斐的電腦里存著很多照片,詳細記錄當?shù)氐慕虒W狀況,這都是她去貴州調(diào)研的內(nèi)容。
從江縣有個美麗的名字叫“月亮山”。呂雯斐欣慰的是,5年來,他們讓這個美麗的月亮山真得開始閃亮起來。新近拍的一些照片上,顯示著通過這個只有14名義工的“溫暖1+1助學組”努力,校舍得以重建,學生因為得到資助能夠繼續(xù)上學。
從2008年到現(xiàn)在,他們已經(jīng)完成30多個助學項目,共籌集善款100多萬,資助學生600多名。在“溫暖1+1助學組”的網(wǎng)站www.wnzx.org上,詳細列著所有項目、每個被資助學生的情況,清晰而透明。(記者 方臻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