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一戎,被譽為“北大荒水稻之父”。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終身不退休研究員。
新華網(wǎng)哈爾濱7月15日電(記者朱立毅、王春雨、姜銳)老人總在嘮叨:我已經進入倒計時了。
我們不禁追問:老人這一生在進行一場怎樣的長跑?
“大米的‘米’字就是八十八,我想我怎么也得干到八十八,寫完這個‘米’字。”老人說。
徐一戎,1924年出生。半個多世紀來,他主持研究、推廣的寒地水稻栽培技術讓北大荒的糧食產量迅速提升,也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品嘗到了豐收的喜悅。
老人將畢生心血獻給了水稻事業(yè),他對水稻的熱愛常常令我們驚詫,也讓我們肅然起敬。
他愛水稻,忘了什么都忘不了水稻
“從佳木斯搬到哈爾濱一年了,可出了門就找不到家;到家了不會開門,開了門又不會鎖;頭一天見到的人第二天就忘了……”老人自己都忍不住笑起來:上了年紀,什么都忘了。
可是有一件事,他怎么也不會忘,也許永遠也不會忘。
給稻農們講課時,老人從不帶本子,就拿著三四支粉筆,一講就是半天。別人問他:您講課時那些數(shù)字怎么記得那么清啊?他回答:我腦袋里沒別的,只有水稻。
有人說,徐一戎是個“稻癡”,他對水稻的熱愛,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。但是,一個人如果能窮盡畢生精力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(yè),那他注定是無比幸福的。
?。保梗福鼓?,徐一戎推遲了五年從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正式退休;1997年12月,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又授予他“終身不退休研究員”的稱號,經歷了無數(shù)風浪和坎坷的老人激動不已:“和水稻打交道是我最高興的事,要我多活幾年,就得讓我下地整水稻!”
對于自己所深深熱愛的水稻,老人有著不停的索求:
“一個水稻品種的產量到底是多少?實踐證明,通過改進栽培技術,還能不斷把產量提高。”談起水稻,老人興奮地比劃著,“比如上世紀90年代引進的‘空育131’,最開始的畝產只有450斤,可是不斷提高栽培技術后,這個品種的畝產能達到1100斤!”
如今,老人對水稻的研究已不局限于產量,“市場經濟要研究‘質’,否則產量再大也沒用。”現(xiàn)在,他和他的隊伍正在研究如何讓水稻更好吃:米飯在入口時舌尖感覺如何?咀嚼時有沒有筋道?吞咽時小舌頭感覺如何?“我們的研究必須與時俱進。”老人說。
他愛水稻,因為那是他的智慧和汗水
喜溫的水稻在東北曾經是稀罕物,在常年被冰雪覆蓋的黑龍江只有零星種植。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北大荒,兩三斤小麥才能換一斤大米。
?。保梗担茨瓿跸?,已在墾區(qū)干了幾年的大學生徐一戎被分配到合江試驗農場進行水稻研究。“當時啥也不會,書上也沒有東北種水稻的內容,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。”他回憶說。
從此,徐一戎踏上了一條漫長的水稻栽培之路:春天,他卷起褲腳,在冰冷的水田里一站就是一天;夏天,他泡在田頭觀察水稻的生長變化,烈日剝去了他身上一層又一層皮……
我們已很難算清老人當年為了攻克一個個難關而付出的艱辛,數(shù)字記錄了他探索的腳步:在50多年的時間里,他在稻田里累計走了8萬多里路,相當于繞地球赤道一圈;他寫的論文、筆記和資料共計2300萬字,比四大名著的總字數(shù)還多出好幾倍。
即使是在人生的谷底,他也沒有放棄對水稻事業(yè)的追求。在戴上了“右派”的帽子被遣回遼寧北鎮(zhèn)縣的老家時,他提出的唯一要求竟是希望去一個有水稻的地方。
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,徐一戎攻破了水稻種植的一系列難題:保證了寒地水稻能有計劃地安全播種、抽穗、成熟,解決了水稻“旱育不旱、稀植不稀、跑粗走樣”的問題,創(chuàng)造了寒地水稻畝產千斤的紀錄……
這一切為上世紀黑龍江墾區(qū)從小麥到水稻的調整打下了基礎,水稻從此在北大荒扎下了根,種植面積由1984年的27萬畝增加到去年的1600萬畝,單產也翻了近兩番。去年,北大荒300多億斤商品糧夠一億人吃上一年,而這其中,凝結了這位老人的智慧和汗水。
他愛水稻,更愛耕作在稻田上的人們
離開大學校園已經60多年,徐一戎至今還記得,他在《農業(yè)經濟學》的課堂上學到了“工農剪刀差”這個詞。
老人微皺眉頭:現(xiàn)在是該想辦法來補貼農業(yè)了。
老人不僅是這么想的,也是這么做的。這幾年,他歲數(shù)大了,有些稻農擔心他的身體不敢找他,為了不連累別人,老人每次去田間地頭都在上衣口袋里放上一個小紙條,上面寫著:我是自己愿意來的,出了什么事由我自己承擔,與別人無關。
耄耋之年的老人,他圖什么?1989年剛剛從農墾科學院退休之后,有農場提出年薪7萬元請他去當顧問,可他不干。“我要收了你的錢,就只能在這兒干,其他的地方我就去不了了。”老人撂下一句話,“你要給我錢,我就不來了,你一分錢不給,我照樣來!”
老人這一生把錢看得很淡,但他卻深知錢的分量。2008年金秋,他決定把老兩口省吃儉用一輩子攢下的錢捐給農墾科學院,老人搜羅了自己所有的17張存款單,發(fā)現(xiàn)離100萬元還差24000元錢,他又等了幾個月,攢足了工資最終湊成100萬元。
這是太沉的100萬元。我們特別想知道,是什么力量讓老人捐出畢生的積蓄,可他卻語氣平淡:如果這點錢能為水稻事業(yè)做點事就算值了,結個半癟子也比空殼強。
老人熱愛耕作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。有次他去農場講課,一位稻農非要拉著他去坐坐新買的小車:“我這小車相當于是您買的,我得拉您一圈!”聽到這,老人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。
這位老人用自己的一生書寫了一個沉甸甸的“米”字,他的人生也猶如一株水稻,飽經世間風霜,卻無私地回報給黑土地。在茫茫的北大荒,徐一戎收獲了富足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