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網(wǎng)北京5月22日電(新華社“新華視點”記者 趙仁偉、王思海)北京市2011年“小升初”政策近日出臺,再次強調“免試、就近入學”的原則。然而,對于孩子家長來說,仍然在擇校的路上奔忙,但即便他們使出渾身解數(shù),也很難選擇一所“好初中”。
擇校風為何盛行?家長為何疲于奔命?北京市小學生家長翟先生日前接受新華社“新華視點”記者采訪時,訴說了他的痛苦經(jīng)歷和糾結心態(tài)。以下是他的自述。
“學校分成三六九等,是擇校風盛行的根源”
按照國家義務教育政策,“小升初”應該是就近上學,不存在什么競爭壓力。如今“小升初”的壓力這么大,主要原因在于擇校。家長為什么想盡辦法擇校呢?你看,我手上有一份從網(wǎng)上下載來的北京市初中學校排名,有全市的重點初中排名,也有各區(qū)的初中排名,家長們于是就往排名靠前的重點學校去擠。
讓我不解的是,一方面教育部門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均衡發(fā)展,讓孩子們享受公平的教育機會;但另一方面學校又被分成了三六九等。正因為有通過對學生考試成績排名進而對學校排名,才導致學校未能真正均衡發(fā)展。在這種狀況下,有的學校越來越好,有的學校越來越差,因而擇校風愈演愈烈。
據(jù)我了解,如今擇校有“點招”“推優(yōu)生”“特長生”“共建生”等多種方式。拿“點招”來說,一些名校初中將學習成績特別優(yōu)秀、學科競賽獲獎的尖子生定點錄取,由于這些學生可以提高學校升學率,有利于學校提升品牌,根本不需要家長去找學校,而是學校主動來找學生。
特長生也是如此,可以提升學校聲譽,又叫“牌子生”,所以受到青睞。另外,孩子成績雖然一般,只要家長有關系、肯花錢,也可以進入名校——交上幾萬元的贊助費就行。
“擇校方式五花八門,學生家長無所適從”
我兒子馬上小學畢業(yè),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每一天都是煎熬!因為我在想盡辦法擇校!
我孩子所在小學是北京市級重點小學,而要想進一所重點初中,難度相當大,感覺比我當年考大學還難。盡管國家不允許擇校,但作為家長,實在是被逼無奈?,F(xiàn)在高考升學率提高了,升學壓力通過中考向中小學層層傳遞,“小升初”成了“重災區(qū)”。
我的家住在北三環(huán)一座立交橋附近,劃片的學校名聲很差,我不愿意讓孩子上。我妻子所在外企與一所市級重點小學是共建單位,孩子經(jīng)過層層選拔終于進了這所小學,還交了3萬元贊助費。我家離這所小學單程10公里,每天必須6點半起床,盡管孩子與家長都很辛苦,為了孩子能上好學校,還是認了。
從五年級開始,我兒子每周六下午在一家重點初中的“占坑班”參加培訓,每學期交1000元。“占坑班”也是政府三令五申要禁止的,但從來是屢禁不止。所謂“占坑班”就是在重點初中占一個“小升初”的考試名額,許多孩子是從三年級就開始“占坑”了。交了錢報了名,還必須每周去上課。
由于奧數(shù)成績不好,我兒子失去了“點招”的資格。最讓我失望的是,半個月前“占坑班”的錄取考試也沒通過。我們想去的那所重點中學,大概有20個“占坑班”即1000名學生想“擠”進去,可最終聽說只錄取了30名學生。我兒子成績很優(yōu)秀,但考試成績不公開,也不知道學校依據(jù)什么標準進行錄取。
有關“特長生”政策也讓人哭笑不得。我兒子曾經(jīng)獲得科技英語大賽全市一等獎,這在2010年就算特長生,但2011年不算特長生了,你說我們冤不冤?
現(xiàn)在我兒子準備走“推優(yōu)生”這條路,他是連續(xù)三年的三好學生,但要進入一所重點中學還是沒有把握。如果“推優(yōu)”不成,就只能走“共建生”這條路,然而我們夫妻倆的單位不是這所重點初中的共建單位,所以還要找各種關系,爭取拿到一個“共建生”考試資格,這又要花不少錢,而這是最后一條路了。我們對最后的電腦派位錄取不抱希望,因為那樣進入重點初中,比中彩票的幾率還低。